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近日印發《關于建立山東省城鄉失業人員就業服務制度的通知》,明確山東省勞動年齡內、有就業要求、處于無業狀態的城鄉勞動者,均可辦理失業登記,享受“12333”式就業服務,并要求各地不得以人戶分離、戶籍不在本地等為由不受理相關就業服務訴求。
從(cong)失(shi)業(ye)登(deng)記對(dui)象具體(ti)條件看,“勞動年齡(ling)內(nei)”是指16周(zhou)歲(含(han))至(zhi)依(yi)法(fa)享受基(ji)本養老保險(xian)待遇(yu)年齡(ling)內(nei);“有就業(ye)要求”依(yi)據個人申請;“處于無業(ye)狀態(tai)”依(yi)據山東(dong)省公共就業(ye)人才服務信息(xi)系統記錄。在山東(dong)省就業(ye)后失(shi)業(ye)的香港(gang)特(te)別行(xing)(xing)政(zheng)區、澳門(men)特(te)別行(xing)(xing)政(zheng)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和臺灣地區居民可參(can)照執行(xing)(xing)。
符(fu)合登記(ji)對象(xiang)條件的勞動者,應本著便于享受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和(he)服(fu)務的原則,在戶籍地(di)或常住(zhu)地(di)辦理(li)失業登記(ji)。這個(ge)通(tong)知要(yao)求(qiu),各(ge)級就業人才(cai)服(fu)務機構要(yao)創新服(fu)務方式,按(an)照分級分類(lei)制度,主動通(tong)過數(shu)據比對、走訪調查等方式聯系登記(ji)失業人員,變“人找服(fu)務”為“服(fu)務找人”。
登(deng)記(ji)失業人員可通過(guo)當地12333電話等(deng)線上渠道(dao)提(ti)出服(fu)務訴(su)求轉交登(deng)記(ji)地的就業人才服(fu)務機構(gou),由(you)登(deng)記(ji)地的就業人才服(fu)務機構(gou)及(ji)時提(ti)供“12333”式服(fu)務,即1年(nian)內(nei)至少開展(zhan)2次(ci)政策對接、提(ti)供3次(ci)職業指導、推薦3次(ci)崗位信(xin)息、提(ti)供3次(ci)免費技能培訓信(xin)息。
通知(zhi)強調,各級就業人(ren)才服務機構應(ying)即(ji)時受理失業登記(ji)申請(qing),對(dui)材料或手(shou)續不(bu)全(quan)的,經申請(qing)人(ren)書面承諾(nuo)后先行容缺辦(ban)理,7個工作日內采取(qu)信息比對(dui)、實(shi)地調查等方式辦(ban)結,并以適當方式向(xiang)申請(qing)人(ren)反饋辦(ban)理結果。不(bu)得以人(ren)戶分離、戶籍不(bu)在本地等為由(you)不(bu)受理相關(guan)就業服務訴求。
推薦閱讀